多用戶智能電表如何支持智能負荷調控的,作為多用戶集中式電能表生產廠家,讓小編帶大家共同了解一下。
1. 實時數據采集:準確感知用電狀態
技術實現:通過內置傳感器實時監測電壓、電流、功率、用電量等參數,支持多用戶獨立計量(如單表多支持39戶獨立計量),確保數據互不干擾。
調控作用:
準確識別用電高峰和低谷時段,為負荷調控提供基礎數據;
實時監測漏電、短路風險,搭配獨立空開與漏保,及時切斷故障線路,避免“一戶故障整樓停電”。
2. 分時電價:經濟杠桿引導錯峰用電
技術實現:支持設定8個時段、4種費率(如峰段0.8元/度、谷段0.3元/度),通過價格差異引導用戶調整用電行為。
調控作用:
用戶主動將高耗能設備(如空調、烘干機)轉移至低谷時段,減輕高峰期負荷壓力;
工廠通過調整生產計劃,利用谷段電價降低運營成本(如某工廠年節省電費513元)。
3. 遠程控制:動態調整供電策略
技術實現:具備遠程抄表與控制功能,電力公司可通過平臺監控用戶用電情況,實時調整供電策略。
調控作用:
在電網負載過高時,遠程調整部分用戶電量配額或限制非必要設備運行;
支持預付費管理,用戶余額不足自動斷電,充值后遠程恢復供電,杜絕欠費糾紛。
4. 負載優先級管理:保障關鍵設備供電
技術實現:支持用戶根據設備重要性設定負載優先級(如醫療設備>通信設備>照明>空調)。
調控作用:
當總負荷接近限值時,自動關閉低優先級設備,保留高優先級設備供電;
提高用電靈活性和可靠性,避免因過載導致的quan面停電。
5. 能源管理系統(EMS)協同:實現負載均衡
技術實現:與EMS結合,通過監測多用戶用電負荷,動態調節不同區域供電量。
調控作用:
平衡區域電力供應,防止局部過載或不足;
優化電網運行效率,降低損耗(如某園區通過EMS協同降低線路損耗3%-5%)。
版權所有:山東向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ICP備案號:魯ICP備18035025號-1